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癌症是世界上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大肠癌在男性中居第三位(74.6万例,占总数的10.0%),在女性中居第二位(61.4万例,占总数的9.2%)。癌症发病率从2012年的1400万缓慢上升,预计未来20年将达到2200万。
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有研究指出在东南亚人口中,马来西亚肥胖人口最多占45.3%,其次是韩国占33.2%,巴基斯坦占30.7%。根据国家癌症登记处的数据,马来西亚半岛的大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发展中国国家人口中发病率最高,而在印度人和马来人中发病率较低。许多专家评论说,肥胖可能是造成大肠癌的高风险(50%)。
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1、年龄和家族史
大肠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关的风险有多种,其中年龄和遗传因素是个体无法控制的。除了年龄,家族史也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和遗传病。健康检查和切除恶性息肉可能会减少结直肠癌的机会。但大肠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多种基因有关,如:肿瘤抑制蛋白、KRAS和TP53相关,而APC基因突变是结肠癌的初始因素,因此家族史是结肠癌的最大危险因素。
2、饮食和锻炼
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动物脂肪,可能导致大肠肠癌的形成。此外,许多研究证实,饮食不均衡、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除了饮食,还有两个相互关联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肥胖或超重以及缺乏锻炼。
肥胖或超重与大肠癌有关。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增加运动与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有关,并且与运动的频率和强度成反比。因此,缺乏锻炼不仅会导致肥胖的几率增加,还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
3、肠道微生物
人体胃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统称肠道菌群),其中肥胖者的微生物组成与非肥胖者不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有两种理论与大肠癌高度相关。
第一种理论是关于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衡,微生物群落具有促癌功能、促上皮细胞炎症、新陈代谢变化和遗传毒性的作用;
根据第二种理论或“驾驶员-乘客”理论,肠道细菌作为“细菌驱动员”,可以通过诱导上皮DNA损伤而引起癌变。因此,肠道菌群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4、肥胖和肥胖基因(FTO)途径
肥胖基因通常与脂肪含量有关。FTO蛋白主要存在于下丘脑,在饱腹感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肥胖基因(FTO)影响的是食物摄入,而不是能量消耗。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基因(FTO)影响体重指数(BMI)和体重的变异性,因此BMI与FTO和大肠癌的风险有关。一般来说,肥胖基因(FTO)会影响许多基因信息传递和内分泌,进而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大肠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一种隐秘性较强,早期难以发现的癌症,但如果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还是能有效预防并及早发现的。
首先在预防方面一定要做好体检,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更是要多加注意,而普通人从50岁开始也要进行早期筛查,除了常规检查,还可以进行一些
基因检测,进行癌症基因的筛查。
饮食、运动、理想体重一直是保持健康的方法。在这些方面我们也要多加注意。
天然食物中的植物化学物质是化学防御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已知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天然饮食中的天然抗氧化食物可以降低患癌风险,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大豆中的染料木素、葡萄中的白藜芦醇等植物化学物质可以降低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另外,最好至少每两天锻炼一次,每次30分钟。如果做不到,可以通过每天步行10分钟来慢慢培养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完成适当的运动,维持理想体重。三管齐下的方法是预防大肠癌的最好武器。总之,只要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便能最大程度的缓解病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