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体的消化道内,有500至1000种、数以百万计的微生物菌群。肠道中的这些微生物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有些科学家甚至把肠道说成是人类的第二大脑。当肠道菌群失衡时,不仅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还会通过所谓的“肠道菌群-肠脑轴”、借由免疫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和迷走神经信息传递影响大脑的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可能引起以下6种疾病。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运动迟缓的症状外,患者还有非运动症状,如胃肠蠕动缓慢、便秘等。这些肠道症状也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前驱症状,甚至发生在运动迟缓前十几年。
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粪便和肠粘膜中与抗炎有关的产丁酸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与炎症有关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加。研究小组还发现,多种菌群与帕金森病的病程有关。
2、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伯氏疏螺旋体、肺炎衣原体和幽门螺杆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且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有关。
根据台湾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失衡,不良细菌过多,可能导致脑神经退行性变,诱发阿尔茨海默病,使其迅速恶化。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5月在国际知名的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发现肠道细菌副产物可以预防脑神经病变,这可能有助于开发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
3、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的博士曾经说过,导致多发性硬化症的细菌不是致病菌,而是对消化有用的细菌。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会引起免疫系统对髓鞘反应过度,这很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原因。国外研究表明,与正常实验小鼠相比,肠道菌群移植可加重无菌小鼠多发性硬化的症状,而接受来自健康人粪便菌群移植,可显著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神经症状。
4、视神经脊髓炎
我国一个研究小组从菌群结构紊乱和代谢物水平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视神经脊髓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肠道菌群具有严重失衡的特点。
另一项研究表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机会致病菌(链球菌属细菌)数量显著增加,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体内能产生具有抗炎作用的短链脂肪酸的细菌数量显著减少。
5、抑郁症
比利时Rega医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抑郁症与人体肠道菌群之间的微妙关系。研究人员发现,许多肠道菌群可以产生许多影响神经精神活动的物质,包括情绪。人体小规模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正常人不同。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受试者相比,抑郁症受试者的微生物群缺乏两种肠道微生物,即粪球菌和双歧杆菌。
6、自闭症
科学界对胃肠道微生物群进行了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消化道中,不仅菌体与普通儿童有很大不同,还可能引起异常,使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自闭症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痛。在一些研究中,甚至90%的儿童患有腹痛。根据美国疾病控制署的数据,患有慢性腹痛或便秘的自闭症儿童的数量是正常儿童的3.5倍。
虽然微生物菌群主要活动在我们的消化道系统,但它对我们的影响却是方方面面的,甚至它可能会引起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疾病。因此,当感觉自己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要粗心大意,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早进行预防。